武当山111件文物首次下山

发布时间:2012-03-29

武当山111件文物首次下山

 

  图、文/记者 海月 通讯员 韩继斌
  “这是迄今国内首次大规模的道教文物展,这次的展览不说绝后,至少空前,这样的道教文物展会触及人的灵魂,给人思考,用‘震撼’二字,毫不夸张。”记者昨从武当博物馆获悉,4月6目到6月17日,《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将在省博物馆展出,这是国内首次举行的大规模道教文物展。该展览将展出湖北省博物馆、武当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等7家单位的文物共计230件套,主要反映楚地原始道教的发展以及道教文化的影响。其中,99组111件武当文物首次下山。
  据悉,今年正值大修武当600周年,此次参加展览是武当山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市民可免费参观。
  “众星”云集规模空前
  据了解,道教文物展此前已举办过几次。2000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过一次《道教的艺术》文物展,展出文物150件;2008年香港道教协会举办过一次《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共有86件文物;2009年,目本举办过一次《道教的美术》文物展,数量较多,但多为美术、图片等作品。

                                                                            点击浏览下一页

铜铸鎏金真武坐像

  “规模及涉及的时代范围都远不及此次展览之全面、深入。”武当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道生万物”展览以实物为主,文物数目众多,堪称国内最大一次道教文物展,其中武当山博物馆有90余件文物首次下山来到武汉,湖南省有10余件珍贵文物来汉,还有湖北省博物馆80余件从未展出过的文物等等。这些文物在省博展出后,即将走出国门。
  针灸铜人一睹为快
  此次展出的众多文物其市场价值,可谓无法估价。如1993年从荆门四方乡郭店1号楚墓抢救性发掘出土的《老子》(乙)竹简,这件文物也作为道教文物参展,这样的文物市场上根本没有。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定价,50亿元都不够表现它的价值。

                                                                  点击浏览下一页

现存湖北省博物馆的武当山国宝文物----------《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这次展出的还有与道家文化相关的齐白石《九桃图》。齐白百的1『l=lj在市场上都是千万元级别,而《九桃图》则更显珍贵。
  夺人眼球的,是一件通高86.5厘米的明代“腧穴针炙铜人立像”。该文物全身铸有1.5条经络和354个穴位名称,穴位的定位与明中期的医学文献一致。本件原藏于武当山,其半跪姿态利于讲授足部穴位,较前者更方便经络穴位的医学或武术气功的教学。针灸铜人始于北宋“天圣针灸铜人”,稍后有明“正统针灸铜人”,今失传。本件铸造年代或者在明正统之后。这件文物,目前只有两件,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库房。

                                                                            点击浏览下一页

铜铸鎏金孙思邈坐像

 

  武当珍宝宫廷御赐
  “这批文物以先秦时期原始道教文物为主,从新石器时代的太阳人石刻一直到现代的齐白石画作,展现了原始道教的发展,以及道教的炼丹、祭祷等文化现象。”据了解,武当博物馆参展的这批文物主要是明朝时期宫廷御赐造像,其中包括铜鎏金斗姆坐像、铜鎏金九天玄女立像等珍贵造像。

                                                                            点击浏览下一页

武当山道教协会参展精品文物-----铜铸履龟蛇真武站像

  珍藏于武当博物馆的一件通高1 06.7厘米的明代铜鎏金太乙救苦天尊,头戴花冠,身着道袍,腰系革带,左手扶带,右手抬起掐三清诀,结跏趺坐于狮子莲花座。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源于先秦时期的“太一”信仰,在道教神谱中为玉帝二侍者之一。有关专家认为,“道教是一种草根文化,像文武财神、八仙过海这些作品反映的思想可能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但我们习而不察,通过此次展览让大家对道教和道教文化有一个感性认识。”
  触及灵魂引人思考

                                                                             点击浏览下一页

武当博物馆参展文物精品-----------木雕老子传道组像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先秦时期,楚地已有原始道教,为道教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汊时期, 道家吸收儒家、法家的部分学说 演变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黄老学说。
  东汉末年,融合了黄老学说、数术、方仙道等因素的天师道,以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基本经典,最终形成了早期的道教。直至明代,明成祖自认为是真武大帝的化身,大力扶持武当全真派,并以武当山为皇家道场,从而促进了道教文化的繁荣昌盛。武当山所保存的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道教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此次“道生万物”展览,以湖北出土道教文物和武当山道教文物为主,重点反映楚地原始道教的发展以及道教文化的影响,配合湖南省博物馆参展的国宝级文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黄帝四经·十大经》等文物的展现,这将是一个触及大众灵魂,让人们深思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