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博物馆201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15

2011年,武当博物馆在特区“两委”的关心、重视下,在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创先争优为载体,认真按照年初工作计划,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继续做好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

1.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规范有序。一是规范了博物馆正常接待工作。2011年,我馆共接待游客483086人次,其中公务接待304批次,达5587人,参观对象由居民已逐渐转变为海内外游客。二是完善了售卖区功能。2011年5月,为盘活资源,节约人力,经过严格的调查分析,我馆将商务区进行了对外招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完善了博物馆对外服务功能,同时还进一步增加了文化产品的种类,丰富了博物馆的内涵。三是根据安全和接待工作需要,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工装和手机对讲机。四是全面规范了花卉、空调、地面、墙面、电梯等各项设施、设备的定期更换、维护。

2.创新管理取得新突破。一是自主研发并成功运用了“武当博物馆游客智能综合管理分析系统”。 5月1日,由我馆自主研发的“武当博物馆游客智能综合管理分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加快了游客的入馆效率,同时还促进了游客信息的智能化统计、分析,强化了博物馆人员的安全管理,为全省首创。二是与相关单位合作,针对博物馆实际,编制了“武当博物馆RFID综合管理系统”,现已正式上报。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新成绩。2011年,我馆以“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了建党90周年“红歌”大合唱、博物馆进校园、我与博物馆征文比赛、小小讲解员培训、“CCTV鉴宝——走进十堰”、博物馆进社区、特区春晚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完成了馆内2名党员的纳新和1名党员的转正工作。积极配合了上级检查小组对我馆“创先争优”活动的检查指导工作,并按要求对档案进行了完整全面的归类整理和编号。和征文比赛活动。5月,先后被团省委和省精神办、授予“湖北省青年文明号”湖北省文物局授予“博物馆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继续加强了对安全保卫工作的科学有效管理,确保了博物馆全年无一安全事故的发生。

1.每周开展了一次博物馆安全工作大检查。对以往曾经备案的问题再次复查;对遗留问题做到及时督促整改;对新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馆领导,争取尽早处理。对发现的各种可能会危及到博物馆安全的细小问题也都做出了及时排查,防患于未然。

2.制定了详细的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并按计划逐项落实了相关具体事项,特别加强了对钢屋架和玻璃幕墙以及地面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维护保养工作。

3.11月初面向社会招聘了10名外围协警,进一步加强了外围安保力量。

 4.按照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从11月份起实行了馆领导夜间带班制,并落实了监控室值班双人双岗制。

三、全面开展基础业务工作,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1.按照省文物局的要求,继续做好了南水北调武当山淹没区的考古发掘工作。2011年,我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襄阳考古研究所密切配合,相继完成了柳树沟古墓群、月亮地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175㎡,发掘、清理秦、汉、晋、宋等各时期墓葬86座,出土青铜、铁、玉等各类器物404件(套),修复文物44件(套)。

2.编撰出版了武当博物馆系列丛书之二——《太武当》武当道教文化展一书。该书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编撰,集DVD、图文并茂、中英文一体的《太武当》——武当道教文化展一书,不仅有力的提升了我馆的软实力,还为今后的赴外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2世界文化遗产日”为契机,把博物馆作为主要阵地,与特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了“文博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的开展方式丰富多彩,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同时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4.按照“玄天上帝”神像赴台巡境时间进度要求,认真做好了“玄天上帝”神像的后期修复及文物复制工作。

5.完成了南岩宫三清殿三清神像的仿制。

6.与省博物馆共同完成了2011年“武当道教文化展”赴省馆、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展览的前期策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