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博物馆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15
2021年,在特区两委和文物宗教事务局的关心、支持下,武当博物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进免费开放工作的正常开展,接待观众12.4万人,在文物的交流展示、管理与保护、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疫安全和文物安全两手抓
(一)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特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制定了《武当博物馆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方案》,观众入馆参观认真执行“一扫两核一测”流程、每日开放前对全馆开展环境消杀1次,建立环境消杀、重点场所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台账,从严从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确保了博物馆全年零疫情。
(二)严格落实常态化的文物安全工作。一是抓安全培训,提升职工安全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知识集中培训3次、开展消防、安防等安全应急演练2次,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安全保卫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抓整改落实,提高安全保护标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投入9.8万元对中心库房气体灭火设备进行更换,投入37万元对博物馆楼顶、外墙进行维修,坚决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文物展示和文物修复两不误
(一)“走出去”3个展览,武当文物的影响力得到大力传播。一是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武当博物馆5件明代关公站像受邀参加了在厦门博物馆举办的“财神道—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二是3月15日至5月15日,武当博物馆珍藏的15件文物参加了佛山祖庙博物馆主办的“统握元枢——道教真武文物展”;三是12月28日至2022年3月20日,9件明代关公站像参加了成都博物馆主办的“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
(二)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圆满完成了馆藏94件金属文物的修复工作,经向湖北省文物局立项批复,投入195万元经费,由湖北喆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对馆内珍藏的94件金属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修复;二是湖北省文物局批复经费85万元,对武当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现该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环节。
(三)社会教育活动精彩纷呈。一是举办了 “5.18国际博物馆日” 活动期间,通过搜集和整理,分别举办了“金石六百年·武当碑拓艺术展” 和“武当博物馆免费开放成果展”。二是开展“五龙宫考古发掘现场直播”。三是开展“5·18博物馆日免费讲解”活动。针对5月18日来馆参观的团队,博物馆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并发放《博物馆条例》等宣传资料200余份;四是开展“承古拓今—拓片制作体验”社教活动10余次,得到700余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受到十堰市各级学校、旅行社、研学基地的广泛认可与推介。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传统文化研学基地落户武当博物馆,荣获微型消防站消防技能比武竞赛“团体第二名”。
3月11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受聘武当博物馆名誉馆长,授牌仪式在武当山特区旅发中心会议中心举行,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明云为其颁发聘书。